樂業是更美的師德

筆者曾作為評委參加某大學舉辦的“我心中的教師美德觀”青年教師師德演講比賽。選手們激情的演講,從不同角度與側面,表達瞭對師德的理解與踐行,同時也激發出我的感觸:師德的最高境界還不僅僅是勤業,也不僅僅是敬業,而且還要樂業。

奉獻、敬業這些品德,是我們推崇並倡導的美德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要達到奉獻和敬業並不容易,除瞭個人的道德境界等因素之外,還有一個大傢容易忽視的因素,那就是,在很多人眼裡,職業和生命是分開的。當敬業、勤業時,業在人的生命之外,與生命是隔離的,是一種強大的道德追求在推動人們去奉獻、敬業。這是美好的品德,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美德。這樣的美德,對於有些人來說,是自覺的追求;對於有些人來說,則帶有“強迫”的味道,是難以達到的境界。如何把這些美德作為人們自然而然的生命追求甚至生命需要,讓職業和生命融為一體呢?

我們不妨借鑒道學的智慧。老子說,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”的意思是,“最高的德,最大的德、自然的德是超越瞭世俗道德的道德”。莊子發現,世人的痛苦與不自由,大多來自把不該分清的分得太清楚,因此提出“至樂無樂”,意為最大、最高的快樂是不貪世俗的快樂。當職業與生命兩者“面對面“,兩者還未“齊”為一“物”時,對於普通人來說,敬業、勤業就難以自覺自願,無怨無悔。隻有在樂業中,奉獻、敬業等道德才會成為自然而然生發的情愫。因為在樂業時,我們所樂之業與我們的生命不分彼此,生命在業中,業就是生命。

我們應在樂業的層面,超越奉獻甚至敬業、勤業等,把工作變成享受,超越怠惰、不情願與工具式的無創造、少靈性。當我們還糾纏於道德層面的敬業勤業這些奉獻精神時,我們的生命狀態、職業狀態便不可能是自由的、自然的,兩者更不是高度和諧統一的,我們的工作還不一定能達到美境和化境。

在樂業時,業與我們的生命不分彼此。我們的生命在業中,業就是我們的生命,生命與業水乳交融,難分彼此。此時我們的生命狀態與職業狀態就是“與道大適”的,大順自然的。中國各層次學校裡的教師,特別是大學教師,應該是離傳統文化精神,離老子、莊子的超越精神最近的群體,進入某種較高的人生智慧境界。“遇到大適”是十分透天電梯保養費用自然的一種社會責任,也是自己在人生與職業中能夠達到“逍遙”的基礎。如此,便可以超越敬業、勤業這些世俗“美德”,而瀟灑地直達人生最高的境界——在天地境界裡自然地樂業,隨時享受自己所做的一切,並讓所做的一切成為淳美的模樣、神妙的模樣。並且也隻有這樣,在為師生涯裡,遭遇難免的挫敗、艱辛時,我們才能更淡定,也更有力量,更不易被挫敗。同時,更能無怨無悔地堅守職業道德。特別是,一旦能夠樂業,敬業、勤業根本就不再是令人煎熬的問題,更不會是勉強的追求,而是一種十分自然的狀態。

此時,我們既是自己生命的主人,更是職業的主人。隻有在樂業中,教師的職業道德、教師的美德才能成為十分自然的狀態,教師在工作中才會進入十分享受的快樂狀態。某高校有一位化學與環境學院的教授,是省級教學名師,他在上化學文獻檢索課所用的電子演示文稿電梯保養廠商(PPT)空白處專門打上詩句,給學生以高情雅趣、格調不凡的印象甚至影響。這說明,這位教授很享受自己的授課,努力使授課成為人生境界與格調的呈現。如此,我們才會在自己的職業中,拿出全部的熱誠與努力把工作做到極致,因為我們樂在其中。

隻有在樂業中,師德才表現為自然與快樂的狀態。因此,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,應該唯有“快樂地享受”這一個關鍵詞:

我們在快樂地享受,當陽光灑滿三尺講臺時。

我們在快樂地享受,當三尺講臺上我們侃侃而談,將自己心中的陽光播灑在學子的心中時。

我們在快樂地享受,電梯保養項目當學生接納、認同並踐行我們所持守的價值觀時。

我們在快樂地享受,當我們用一生的時光擺渡那些年輕的靈魂與生命到光明的彼岸時……

最高的師德是樂業。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,最快樂的事業,雖然如此艱辛,但如此令人神往,如此令人愉悅。

當然,樂業對一個人的要求很高,如果實在做不到樂業,敬業則是必須的。因為敬業是一個人對職業的底線態度,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。

在樂業時,我們所樂之業與我們的生命不分彼此,生命在業中,業就是生命。(高原)

《中國教育報》2016年10月13日第6版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uskbcbkr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